梁溪区积余实验学校小学部(含运河分校)体育大课间安排表
梁溪区体育大课间方案
积余实验学校小学部(含运河分校) 2024-2025
学校: 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 (含运河分校) 分管校长: 王勇燕
班级数 | 53+36=89个 | 人数 | 2355+1576=3931个 |
室外 活动 场地 面积 | (含过道、转角、门厅等改造后可安全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 总 校:11634.18 平方米 运河分校:8561.16平方米 | 人均面积 | 总校4.94 运河分校5.43 |
大课 间体 育活 动器 材 | 1.三大球 2.小折垫 3.套圈 4.小沙包 5.长绳、短绳 6.标志桶 7.废旧轮胎 8.迷你跨栏架 9.舞龙 | ||
拟补 充购 买的 器材 | 1.套圈 2.手拉球 3.小折叠 4.三大球 5.舞龙套装 6.瑜伽砖 7.花球 8.标志旗 | ||
体育 大课 间活 动的 锻炼 目标 | 一、学校对大课间活动目标的理解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实施小学每天一节体育课已成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运动兴趣、促进全面发展的关键举措。本方案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安排与活动内容设计,确保每位小学生都能在校园生活中享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学校大课间的目标设定: 1. 增强体质:通过定期、持续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提高身体免疫力。 2. 培养兴趣: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引导学生发现个人运动潜能,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 3. 技能发展:教授学生基本的体育技能,如球类运动、田径、体操、中华传统体育、新兴运动项目(试实际场地定)等,提升运动技能水平。 4. 团队协作:通过集体项目和游戏,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5. 心理健康:缓解学习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和抗压能力。 二、具体的活动练习目标 1.体能与身体素质: 水平一:提高快速跑、单、并脚跳、手眼协调、柔韧能力。 水平二:提高攀爬、跳跃、绕物跑、协调、柔韧能力。 水平三:提高跳长绳、运传球、协调性、柔韧能力。 2.体育课程的拓展: 篮球大单元的拓展:(水平二)在篮球游戏中体验和练习基本动作与简单组合动作,如传两人球、多人传球、原地运球,多人交换运球、运球拔河、突破投篮等;(水平三)学练篮球基本动作技术和组合技术,如:双人多形式传接球、高低运球,运球突破等,同时会运用组合技术及简单战术,如:双人运跑传、2打1基本配合等小场地情景练习。 体操大单元的拓展:垫上小组合作练习坐位体前屈、横叉、纵叉 田径大单元的拓展:步频练习、原地纵跳练习、十字象限跳、平衡练习 3.校本传统与特色项目: 篮球水平一:篮球基本动作,如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等体验操控性技能。 篮球水平二:在篮球游戏中体验和练习基本动作与简单组合动作,如传两人球、多人传球、原地运球,多人交换运球、运球拔河、突破投篮等。练习单个技术动作与简单组合动作。 篮球水平三:学练篮球基本动作技术和组合技术,如:双人多形式传接球、高低运球,运球突破等,同时会运用组合技术及简单战术,如:双人运跑传、2打1基本配合等小场地情景练习。运用所学动作与同伴配合进行篮球比赛。 | ||
拟开 展的 体育 大课 间活 动内 容 | 课间操1.广播操(全年上午);2.搏击操(全年下午);3.跑操(秋冬); 手指操(阴雨);5.啦啦操(全年上下午) 素质练习(丰富多样,操作简便)1.开合跳(初春深秋);2.深蹲(全年);3.纵叉(初夏);4.立卧撑(初春深秋);5.立位体前屈(全年);6.后踢步(全年);7.胯下击掌(全年) 三、游戏比赛类(各类别每个年级最少要2项游戏供轮流交替) (一)速度类游戏:1.接力跑(全年);2.快速运、传球;3.跳绳接力;4.换物接力(全年)(二)力量类游戏:1.套圈立定跳远接力(全年);2.单脚跳接力(全年);3.纵跳比赛(全年);4.滚轮胎接力(全年) (三)灵敏类游戏:1.变向跑接力(全年);2.跳房子接力(全年);3.绕垫跑(全年);4.单人反弹球(全年) (四)耐力类游戏:1.跳“8”字长绳(秋冬季);2.双人跳短绳(春秋冬季);3.丢手绢(初夏)4.打龙尾(春夏) (五)协调类游戏:1.踢毽子(全年);2.趣味手拉球(全年)3.沙包平衡游戏(全年) (六)柔韧性游戏:1.横叉、纵叉(春夏);2.立位体前屈(秋冬) 四、球类练习与比赛 1.小组快速运球比快、比多。 2.小组运球接力赛。 3.小组传球比多、比准。 五、阶段性学习效果汇报与展示 体操单元:三年级部分班级轮流展示。 舞龙舞狮单元:四年级部分班级轮流展示,舞龙套路展示。 篮球足球单元:开展校园班级联赛。 广播操:和学校体育节结合集体展示与评比。 队列跑操:和学校体育节结合集体展示与评比。 六、学校特色展示周或者活动月 积余教育集团成长季系列趣味体育节(详见体育节方案) | ||
大课 间管 理办 法 | 一、领导小组 组长:丁伟建 副组长:王勇燕、张莉君、徐龙、王丹华、冯佳 成员:罗涛、王磊、练成、陆丽华、郁莉、徐波、吴亚红、各班班主任、体育组老师 二、人员分工 法人代表:丁伟健 分管领导:王勇燕 宣传教育:德育处 媒体社会:党政办 班级管理:各班班主任 评优:校长室、德育处 现场管理:体育组 器材保障:体育组 安全保障:刘斌、杨昊 物资保障:罗涛、王磊 卫生保健:校医 三、管理办法 附件:体育大课间活动规章制度 附件:无锡市积余实验学紧密型学校教师一日教学工作流程细则 四、考核制度: 附件: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小学部教学常规管理条例 | ||
大课间活动安排 | |||
秋 季 学 期 | 1-2周 | 内容:集合练习、出场练习、(各项操的练习)、素质练习、散场练习 形式:统一指挥,常规训练 场地:大操场及各班指定场地 负荷:中下负荷,集合、出场视情况确定次数、操以纠正及完整一遍为主,素质练习视时间与天气决定内容与负荷,以柔韧素质为主。 用时:预计总用时30分钟 目标:大课间活动规范有序的集合、进场与高质量的做操,小负荷适应性恢复体能。 | |
3-8周 | 内容:出操、分组活动、游戏比赛 形式:各班各年级分散活动 场地:各游戏指定区域 负荷:中等负荷,各年级按游戏内容视天气情况选择练习次数。 用时:20~23分钟 目标:丰富比赛体验,发展速度、力量、灵敏身体素质,激发队团精神,加强遵守规则意识,养成良好体育品德与竞赛态度。 分年级项目: 三年级篮球、足球、沙包、体操、轮胎等定期轮转。 四年级跳绳、舞龙、田径等定期轮转。 五年级跳绳、田径、素质、篮球等定期轮转。 六年级跳绳、排球、长绳等定期轮转。 | ||
7-10周 | 内容:出操、分组活动(舞龙、篮球、体操、跳绳、田径等) 形式:各班各年级分散活动,进行专项活动 场地:各游戏指定区域、特定内容在特定区域 负荷:中等负荷,各年级按游戏内容视天气情况选择练习次数。 用时:20~23分钟 目标:丰富比赛体验,发展速度、力量、灵敏身体素质,激发队团精神,加强遵守规则意识,养成良好体育品德与竞赛态度。 | ||
11-12周 | 内容:出操、体测素质活动(力量活动、反应游戏等) 形式:各班各年级分散活动,进行专项活动 场地:各游戏指定区域、特定内容在特定区域 负荷:中等负荷,各年级按游戏内容视天气情况选择练习次数。 用时:20~23分钟 目标:丰富比赛体验,发展速度、力量、灵敏身体素质,激发队团精神,加强遵守规则意识,养成良好体育品德与竞赛态度。 | ||
13-20周 | 内容:跑操、分组分项活动、游戏比赛 形式:各班各年级分散活动 场地:各游戏指定区域 负荷:中等负荷,各年级按游戏内容视天气情况选择练习次数。 用时:20~23分钟 目标:丰富比赛体验,发展速度、力量、灵敏身体素质,激发队团精神,加强遵守规则意识,养成良好体育品德与竞赛态度。 分年级项目: 三年级篮球、足球、沙包、体操、轮胎等定期轮转。 四年级跳绳、舞龙、田径等定期轮转。 五年级跳绳、田径、素质、篮球等定期轮转。 六年级跳绳、排球、长绳等定期轮转。 | ||
春季学期 | 1-2周 | 内容:集合练习、出场练习、广播操练习、素质练习、散场练习 形式:统一指挥,常规训练 场地:大操场及各班指定场地 负荷:中下负荷,集合、出场视情况确定次数、操以纠正及完整一遍为主,素质练习视时间与天气决定内容与负荷,以柔韧素质为主。 用时:预计总用时30分钟 目标:大课间活动规范有序的集合、进场与高质量的做操,小负荷适应性恢复体能。 | |
3-20周 | 内容:出操、分组分项活动、素质练习、游戏比赛 形式:各班各年级分散活动 场地:各游戏指定区域 负荷:中等负荷,各年级按游戏内容视天气情况选择练习次数。 用时:20~23分钟 目标:丰富比赛体验,发展速度、力量、灵敏身体素质,激发队团精神,加强遵守规则意识,养成良好体育品德与竞赛态度。 分年级项目: 三年级篮球、足球、沙包、体操、轮胎等定期轮转。 四年级跳绳、舞龙、田径等定期轮转。 五年级跳绳、田径、素质、篮球等定期轮转。 六年级跳绳、排球、长绳等定期轮转。 依照天气及特定情况,内容再做修正。 | ||
固定内容 | |||
练习内容卡 | |||
年级 | 一~六年级 | ||
内容 | 广播操(全年)、搏击操(春秋)、啦啦操(夏)、跑操(冬)、素质操小手有氧(春夏秋) | ||
场地 | 操场、积余堂 | ||
器材 | 徒手(啦啦操后期有花球) | ||
队形 | 2路纵队 | ||
练习方式 | 音伴原地练习 | ||
负荷 | 4/4八拍,3-5分钟 | ||
分班分项内容 | |||
练习内容卡(一年级单周) | |||
年级 | 一年级 | ||
内容 | 跳格子 | ||
场地 | 2米长,0.4米宽(事先规划区分好的场地参考大课间班级站位表) | ||
器材 | 无 | ||
队形 | 四路纵队,每队十人左右,纵队接力。 | ||
练习方式 | 每队第一个人准备跳格子,跳完结束回来与下一个人击掌接力。依次类推,以一轮或者几轮完成的快慢决定比赛的胜负。(随着练习水平的增加,可以增加不同跳的方式,如单脚取物等难度) | ||
负荷 | 次数算:小组内互换3次为一轮比赛,完成5-8次比赛; 时间算:12-15分钟 | ||
练习内容卡(一年级双周) | |||
年级 | 一年级 | ||
内容 | 套圈游戏 | ||
场地 | 室内外均可,距离2-3米(事先规划区分好的场地参考大课间班级站位表) | ||
器材 | 塑料圈、标志桶等 | ||
队形 | 四路纵队、男生或女生队变四组同时开始。 | ||
练习方式 | 每队每人一次套圈,轮流进行,一轮结束,套中最多的获胜。(随着练习水平的增加,可以增加套圈的距离等难度) | ||
负荷 | 次数算:小组内互换3次为一轮比赛,完成5-8次比赛; 时间算:12-15分钟 | ||
练习内容卡(二年级单周) | |||
年级 | 二年级 | ||
内容 | 踢毽子 | ||
场地 | 户外零散场地(事先规划区分好的场地参考大课间班级站位表) | ||
器材 | 毽子 | ||
队形 | 四路纵队,每队十人左右,左右散开。 | ||
练习方式 | 个人进行踢毽子计数比赛,比多、比连续个数。(随着练习水平的增加,可以增加左右盘踢等难度) | ||
负荷 | 次数算:20个一组,5-8组。 时间算:10-14分钟 | ||
练习内容卡(二年级双周) | |||
年级 | 二年级 | ||
内容 | 跳短绳(跳皮筋) | ||
场地 | 户外零散场地(事先规划区分好的场地参考大课间班级站位表) | ||
器材 | 短绳 | ||
队形 | 四路纵队,每队十人左右,左右散开。 | ||
练习方式 | 个人进行跳绳计数比赛,比多、比失误次数少等。(随着练习水平的增加,可以增加双摇、双人合作跳、花样跳绳等难度) | ||
负荷 | 次数算:60个一组,6-8组。 时间算:10-14分钟 | ||
零散场地活动安排表 | |||
练习内容卡(三年级1、2班) | |||
年级 | 三年级 | ||
内容 | 垫上活动 | ||
场地 | 弯道 | ||
器材 | 体操垫 | ||
队形 | 两路纵队,前后左右四人一组,一组一张体操垫。 | ||
练习方式 | 前后左右四人一组,一组一张体操垫,先进行简单拉伸如体前屈等,然后进行仰卧起坐比多,最后进行体操垫上动作练习。(随着练习水平的增加,可以提升要求,如两头起、体操成套动作等) | ||
负荷 | 次数算:小组内互换3次为一轮比赛,完成8-10次比赛; 时间算:10-14分钟 | ||
练习内容卡(三年级3、4班) | |||
年级 | 三年级 | ||
内容 | 沙包游戏 | ||
场地 | 操场 | ||
器材 | 沙包、标志桶 | ||
队形 | 两路纵队,左右四人一组,纵队排齐。 | ||
练习方式 | 四人一路纵队,头顶沙包前进,摸桶返回接力。(随着练习次数增多,可变换打野鸭等游戏) | ||
负荷 | 次数算:小组内互换4次为一轮比赛,共完成6-8次比赛; 时间算:10-14分钟 | ||
练习内容卡(三年级5、6班) | |||
年级 | 三年级 | ||
内容 | 滚轮胎 | ||
场地 | 跑道 | ||
器材 | 轮胎 | ||
队形 | 两路纵队,前后个10人。轮流进行接力 | ||
练习方式 | 两组学生统一出发,滚轮胎比快,要求在规定场地内完成。(随着练习次数增加,可以将滚轮胎变搬运或翻滚提升难度) | ||
负荷 | 次数算:小组内互换2次为一轮比赛,共完成6-9次比赛; 时间算:10-14分钟 | ||
练习内容卡(三年级7、8班) | |||
年级 | 三年级 | ||
内容 | 足球传接球 | ||
场地 | 操场 | ||
器材 | 足球 | ||
队形 | 两路纵队,前后左右四人一组,一组一球进行传球。 | ||
练习方式 | 四人一组进行相互传接球,由停球传球到一脚出球进行升级。以失误最少为胜 | ||
负荷 | 次数算:小组完成20个传接球为一组比赛,共完成8-12次比赛; 时间算:10-14分钟 | ||
练习内容卡(三年级9、10班) | |||
年级 | 三年级 | ||
内容 | 篮球运球 | ||
场地 | 操场 | ||
器材 | 篮球 | ||
队形 | 两路纵队,前后左右四人一组,一组一球进行运传球。 | ||
练习方式 | 四人一组进行相互运球、传接球,由原地运球比多到行进间运球交换位置,最后到小组配合,运球跑动传接球进行升级。以失误最少为胜 | ||
负荷 | 次数算:小组完成20次为一组比赛,共完成6-8次比赛; 时间算:10-14分钟 | ||
练习内容卡(四年级单周) | |||
年级 | 四年级 | ||
内容 | 舞龙 | ||
场地 | 积余堂 | ||
器材 | 专用器材 | ||
队形 | 四路纵队,每队十人左右,前后排列,左右散开。 | ||
练习方式 | 小组进行原地舞龙练习,每组完成至少一个原地队形练习。(随着练习水平的增加,可以增加小圆场、穿插等难度) | ||
负荷 | 次数算:十人组一个原地动作练习。 时间算:10-14分钟 | ||
练习内容卡(四年级单周) | |||
年级 | 四年级 | ||
内容 | 跳短绳 | ||
场地 | 积余堂 | ||
器材 | 短绳 | ||
队形 | 四路纵队,每队十人左右,左右散开。 | ||
练习方式 | 个人进行跳绳计数比赛,比多、比失误次数少等。(随着练习水平的增加,可以增加双摇、双人合作跳、花样跳绳等难度) | ||
负荷 | 次数算:个人50个一次,5-8组。 时间算:10-14分钟 | ||
练习内容卡(五年级单周) | |||
年级 | 五年级 | ||
内容 | 篮球运球及投篮 | ||
场地 | 操场 | ||
器材 | 篮球 | ||
队形 | 两路纵队,左右2人一组,一组一球进行运传球。 | ||
练习方式 | 2人一组进行相互运球、传接球,由原地运球比多到行进间运球交换位置,最后到小组配合,运球跑动传接球及投篮进行升级。以失误最少为胜 | ||
负荷 | 次数算:小组内完成20次为一组比赛,共完成8-10次比赛; 时间算:10-14分钟 | ||
练习内容卡(五年级双周) | |||
年级 | 五年级 | ||
内容 | 跳短绳 | ||
场地 | 操场 | ||
器材 | 短绳 | ||
队形 | 四路纵队,每队十人左右,左右散开。 | ||
练习方式 | 个人进行跳绳计数比赛,比多、比失误次数少等。(随着练习水平的增加,可以增加双摇、双人合作跳、花样跳绳等难度) | ||
负荷 | 次数算:个人60个一次,5-8组。 时间算:10-14分钟 | ||
练习内容卡(六年级单周) | |||
年级 | 六年级 | ||
内容 | 跳短绳(排球) | ||
场地 | 操场 | ||
器材 | 短绳 | ||
队形 | 四路纵队,每队十人左右,左右散开。 | ||
练习方式 | 个人进行跳绳计数比赛,比多、比失误次数少等。(随着练习水平的增加,可以增加双摇、双人合作跳、花样跳绳等难度) | ||
负荷 | 次数算:个人80个一次,5-8组。 时间算:10-14分钟 | ||
练习内容卡(六年级双周) | |||
年级 | 六年级 | ||
内容 | 跳长绳(篮球) | ||
场地 | 操场 | ||
器材 | 长绳 | ||
队形 | 两路纵队,男女各一组或混合进行。 | ||
练习方式 | 一路纵队进行跳长绳接力,规定时间比多。或者进行多人跳长绳以人数同时跳的个数为胜负评价等。 | ||
负荷 | 次数算:小组内完成两个8字绕环跑为一轮比赛,共完成8-12次比赛; 时间算:10-14分钟 | ||
学校应对极端恶劣天气应急预案 | |||
一、指导思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统一有序、快速高效的原则,及时研判、稳妥组织学校积极应对极端恶劣天气,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坚持属地管理、分级管理原则,特制定本方案。 二、应急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领导小组设置 组长:丁伟健 副组长:王勇燕、徐龙、王丹华、冯佳、张丽君 成 员:党政办、德育处、教导处、总务处、医务室、体育组 (二)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统一领导、组织、指挥学校应对极端恶劣天气安全管理工作,按照各自职能指导学校教学安全管理工作。 学校安全办公室与气象局和上级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对气象部门发布的极端恶劣天气预报和预警级别,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由领导小组研判,是否发布停止一切教学活动的通知和复课信息。 (三)建立气象观测站(有条件的学校)学校在校园内设置气象观测站,由科学及相关学科任课教师负责管理,成立气象观测社团,对极端恶劣天气及时预测,观测站与学校安全办公室保持密切联系,对极端恶劣天气可能发生情况及时向学校极端恶劣天气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三、极端天气分类及防御指南 (一)暴雨 1.暴雨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 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学校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师生安全。 2.暴雨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学校做好防暴雨工作;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活动,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旧校舍内的师生到安全场所避雨。 3.暴雨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学校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做好雨情、汛情研判,及时采取提前放学、延迟放学等应对措施;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活动;处于危险地带的中小学应当停课,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和上班人员的安全;做好自然灾害防御工作。 4.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学校做好防暴雨应急、抢险工作,做好雨情、汛情研判,及时采取提前放学、延迟放学等应对措施;停止一切教学活动;做好自然灾害防御工作。学校放假,直到预警解除。 (二)暴雪 1.暴雪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4毫米以上,或者已达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有影响。 防御指南:学校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准备工作;师生注意防寒防滑;减少户外活动;加固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2.暴雪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 12小时内降雪量将达6毫米以上,或者已达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对交通有影响。 防御指南:学校落实防雪灾和防冻害措施;师生注意防寒防滑;减少的户外活动;加固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3.暴雪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有较大影响。 防御指南:学校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户外活动;师生注意防寒防滑;加固易被雪压的临时搭建物。 4.暴雪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内降雪量将达15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续,可能或者已经对交通有较大影响。 防御指南:学校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和抢险工作;师生注意防寒防滑;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停课安排。师生放假,直到预警解除。 (三)大风 1.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者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学校做好防大风工作;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师生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刮风时不要在广告牌、临时搭建物等下面逗留。 2.大风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 12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者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学校做好防大风工作;停止露天活动和户外危险作业,尽量到避风场所避风;切断户外危险电源,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 3.大风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者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 学校做好防大风应急工作;校舍抗风能力较弱的中小学校应当停课,师生减少外出;切断危险电源,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需乘车上下学学生和本地学生及校外住宿生放假,校内住宿由学校统一安排自习。 4.大风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为12级以上,或者阵风13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学校做好防大风应急和抢险工作;师生应当尽可能停留在防风安全的地方,不要随意外出;切断危险电源,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师生放假,直到预警解除。 (四)沙尘暴 1.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 12小时内可能出现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1000米),或者已经出现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学校做好防沙尘暴工作;关好门窗,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遮盖建筑物资;师生注意带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以免沙尘对眼睛和呼吸道造成损伤;呼吸道疾病患者、对风沙较敏感师生不要到室外活动。 2.沙尘暴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0米),或者已经出现强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学校做好防沙尘暴应急工作;停止露天活动;师生注意尽量少骑自行车,应当戴好口罩、纱巾等防尘用品,注意交通安全。非必要不到室外活动。 3.沙尘暴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特强沙尘暴天气(能见度小于50米),或者已经出现特强沙尘暴天气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学校做好防沙尘暴应急抢险工作;师生不要在户外活动;学校推迟上学或放学,直至特强沙尘暴结束。 (五)高温 1.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将在35℃以上。 防御指南:学校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师生午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对学生进行防暑降温指导。 2.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 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 防御指南:学校落实防暑降温保障措施;师生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对学生进行防暑降温指导,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火灾。 3.高温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 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 防御指南:学校采取防暑降温应急措施;停止户外活动;对学生采取保护措施;要特别注意防火。 (六)大雾 1.大雾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 1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等于200米的雾并将持续。 防御指南: 学校做好防雾准备工作;户外活动注意安全。避免长距离大范围体育活动。 2.大雾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等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 防御指南:学校做好防雾工作;减少户外活动。 3.大雾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并将持续。 防御指南: 学校做好防雾应急工作;师生不要进行户外活动。需乘车上下学学生和本地学生及校外住宿生放假,校内住宿由学校统一安排自习。 (七)霾 1.雾霾蓝色预警信号 标准:采用空气质量指数(AQI)指标,预测AQI日均值按连续24小时(可以跨自然日)均值计算。预测AQI日均值>200,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 防御指南:提醒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学生、老师,减少户外活动,减少开窗通风时间。 2.雾霾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采用空气质量指数(AQI)指标,预测AQI日均值按连续24小时(可以跨自然日)均值计算。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 防御指南:提醒全体师生,减少户外活动,可适当佩戴口罩,做好预防措施。 3雾霾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采用空气质量指数(AQI)指标,预测AQI日均值按连续24小时(可以跨自然日)均值计算。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3天(72小时)及以上,且预测AQI日均值>300,且未达到高级别预警条件。 防御指南:减少户外活动,集体性户外运动可改为室内活动。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师生可佩戴口罩,做好预防措施。 4.雾霾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采用空气质量指数(AQI)指标,预测AQI日均值按连续24小时(可以跨自然日)均值计算。预测AQI日均值>200将持续4天(96小时)及以上,且预测AQI日均值>300将持续2天(48小时)及以上;或预测AQI日均值达到500。 防御指南:佩戴口罩,减少不必要户外活动。尽量绿色低碳出行。 (八)雷电 1.雷电黄色预警信号 标准: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防御指南:学校做好防雷工作;密切关注天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需乘车上下学学生原则上放假,可在家自学,学校不视为旷课。 2.雷电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防御指南:学校落实防雷应急措施;应当留在室内,并关好门窗;户外人员应当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者汽车内;切断危险电源,不要在树下、电杆下、塔吊下避雨;在空旷场地不要打伞,不要把金属用具、羽毛球拍等扛在肩上。需乘车上下学学生放假,本地和校外住宿生原则上放假,可在家或校外住宿点自学,不视为旷课,住宿生到校上自习。 3.雷电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防御指南:学校做好防雷应急抢险工作;师生应当尽量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并关好门窗;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和其他类似金属装置;尽量不要使用无防雷装置或者防雷装置不完备的电视、电话(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等电器;密切注意雷电预警信息的发布。需乘车上下学学生和本地学生及校外住宿生放假,校内住宿由学校统一安排自习。 四、应急保障 1.强化培训 预案保障要加强对应对极端恶劣天气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掌握应急反应的主要内容、职责等,保证需要时,能够迅速到位、规范行动、有效处置。 2.机构保障 各级部、各处、各办公室均须设立专门的应对极端恶劣天气应急机构,并制定具体方案。 五、信息报送制度 1.信息报送采取分级报告制度。 2.严格执行重大情况报告和请示制度。 3.工作程序由学校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汇总、分析、研判,及时将灾害事故及其衍生、次生灾害的情况向教体局和当地政府应急指挥部报告。 六、善后与恢复各学校在后期处置工作中,做好师生的心理疏导,安抚和平静师生情绪,恢复校内正常秩序。 七、附则 1.预案管理与更新学校根据梁溪区级教育局及有关法律法规变化情况,预案实施评估结果,以及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出现的新情况,及时组织修订预案,报教育局批准后实施。 2.预案实施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3.本预案由学校应急办公室负责解释。 | |||
积余实验学校(小学部)班级体育游戏安排表(视频资源包) 获取路径:学校共享-NARS-学科组-17小学体育组-体育活动资源包 | |||
学校体育大课间场地功能划分图 | |||
积余实验学校总校活动区域鸟瞰图(含零碎场地划分) 运河分校活动区域鸟瞰图(含零碎场地划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