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及里,理解学生行为——积余开展教师 “感统”实操训练(一)
为进一步促进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化发展,提高班主任老师的专业能力,让班主任及各青年教师更加正确全面地应对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难以理解或遵守规则、情绪控制差等问题,积余实验学校于3月23日邀请梁溪区少年宫《注意力与感统训练》课程研发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感统训练师、 注意力训练师孙芳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感统训练实操训练”讲座。活动由学校发展中心副主任徐波主持,全体班主任及青年教师出席。
本次讲座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感统训练。孙芳老师从感觉统合的概论、生理基础、表现和发展基础等四个方面对感觉统合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调整感统失调问题的宝贵建议。这让老师们对于学生的很多行为习惯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与理解,能够透过表面的行为和现象,认识到背后的生理原因。
第二部分则以实操训练为主,孙芳老师通过与在场教师的积极互动,在一个又一个实践活动中让老师们真切感受到感统训练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同时,孙芳老师也指出,感统的实操训练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计划,需要有组织、有频次、有计划地分步实施。这为老师们今后面对相应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最后,孙芳老师还给老师们留下了课后任务,给出了诸如建立学生档案、组建感统小组、利用心理健康教室进行感统训练等建议,帮助老师们将感统知识落地,实实在在地用来帮助每一个有需要的学生。
什么是“感统”?
感统是感觉统合的简称,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感统训练可以帮助孩子灵活地运用身体,建立丰富的精神基模,为大脑高阶功能的良好发展打基础,从而更高效地学习技能。
撰稿:俞谊文
摄影:徐 波
- 09-09
- 09-05
- 09-02
- 09-02
- 09-01
- 09-01